1.牛气冲天的原油 为何一眨眼就创下最长连跌纪录?
2.国际油价一路狂跌,新能源汽车要凉凉了吗?
3.油价现在13连跌,过年前还会跌一次吗?
4.鸡价3天涨1元,猪价降至“新低”,羊价跌了不起,油价“又涨了”
5.蛋鸡场除了鸡蛋收益,还有什么额外的收益吗?
6.涨价预警:鸡价大涨!猪价超13元!小麦、油价涨势反扑!玉米有事
油价大跌关乎和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疫情影响下的复工复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一,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产油国的经济增长对于油价极为敏感。一旦油价重挫,产油国也极易出现金融危机。由于当前国际油价已经显著低于多数产油国的盈亏平衡点,因此各国爆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极大。同时,外债违约概率大幅上升,外债的大规模违约会造成世界经济的动荡。
其二,油价的低迷会使原油供给国通过主权基金抛售境外资产换汇避险,产油国抛售境外资产降低自身风险敞口,因此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收紧。同时,全球股市、债市、汇市的波动性显著上升,国际资金开始寻求避险资产。世界范围内的风险偏好下降,通过世界金融市场的联动机制,中国的金融市场会受到一定影响。
其三,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来看,油价的下跌短期内有助于我国经济边际企稳。首先从消费层面来看,油价的下跌有助于消费的修复,缓解交通运输业全年的成本压力。原油购买成本是交通运输业的一大重要成本,届时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可以得到部分回补。原油价格的大幅下降可传导至我国的汽油、柴油价格下降,刺激国内出行的需求回升。其次在投资领域,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在短期内利好塑料、橡胶等化工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有助于在一定时期内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在外贸方面,中国是石油净进口国,油价大幅下跌将减少中国的进口支出,增加经常账户盈余。
总得从行业的视角来看,油价的大幅下跌对不同的行业效果不同。在世界范围内,低油价利空整个原油开行业。油价下降会形成价格竞争机制,压低行业利润。对于炼油与化工业,油价大幅下降虽然短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但长期来看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带给企业营业收入的下降以及债务负担恶化。对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来说,油价的下降能够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弥补疫情期间由于停工带来的费用损失。在车船制造方面,原油与车船设备是互补品的关系。原油价格的下跌能够带来车船的消费量增加,有助于稳固汽车消费。同时,传统车船制造的业绩增加对新能源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油价大跌会对世界经济运行和国内产业产生重大影响,而复工复产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人力,是满足社会总需求的根本动力,中国防疫进入第二阶段,边防疫,边复工复产。
?
一方面,中国的复工复产保持了全球产业链的延续。过去几十年,中国背靠与人口优势成为世界工厂,从事低附加值作业,降低世界范围内生产成本;如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依靠庞大经济体量与内需,应时转变发展模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大动力,彰显国际担当。
?
另一方面,中国的复工复产为世界提供了防疫物质保障。在以举国之力积极防治之后,我国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疫情位于下半场。不仅是在防治疫情方面,我国在复工复产方面对于世界经济稳定也直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随着国外疫情的多点爆发,许多国家面临着停工停产则无法拥有足够物资实行抗疫措施,不停工停产则疫情有进一步扩散的难题,我国产能的率先恢复是帮助他国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助力。停工停产对国外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我国在满足国内人民需求的前提下,依靠我国巨大的产能,可以尽量为他国提供一定量的产品,帮助其在停工停产的情况下顺利实行抗疫措施。二是中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他国企业难以短时期内找到中国供应商的替代者,在疫情蔓延情况下更不可能。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完整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因此,中国的复工复产对于全球产业链的疏通起着决定性作用。
?
再就是,中国的复工复产为全球防疫提振了信心。中国的复工复产时的措施可以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疫情又一次考验了人类在大危机面前的组织应对方式,迫使人们反思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甚至重构。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体系中,逐步融入东西方双重智慧,是扭转全球经济下行,防止逆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牛气冲天的原油 为何一眨眼就创下最长连跌纪录?
国内成品油价迎来第五次下调。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下调80元,柴油则下调70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少花6元左右。
全国大多数地区柴油价格在6.2元/升左右,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6.5-6.7元/升。今年汽油累计跌幅为1940元/吨,柴油跌幅1870元/吨。其原因也是由于多项原因导致的。1、全球疫情单日新增确诊人数首次突破66万例,加重市场对于需求前景的担忧。2、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创7月以来最大增幅,未来市场预期较差。3、利比亚出口量增长。4、加速货物人员交流,减少生产附加成本,加速经济回到正轨。
一、全球疫情情况越来越糟糕
部分美国州已经超过百万例感染单日确诊人数已经达到66万人,俄罗斯单日诊断人数也已经达到1.8万人,欧洲得法意等国的第三波疫情已经愈演愈烈。
欧美病例一直增加,欧洲两个最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进入封锁时期,道路运输消耗陆续降低,失业人口上升,大量企业倒闭,经济也走向了下坡道。在此条件下,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的企业还在正常运转之外,其他企业皆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车流人流大幅度降低,汽油原油额需求量也大幅度降低。需求决定价格,当汽油需求不断降低的同时,汽油价格也会相应的降低。
二、美国原油库存创下历史新高,原油期货市场表现差劲
自今年七月份以来,美国原油库存已经创下历史新高。科技股票遭到抛售,美股下跌,美元汇率反弹,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期货市场遭到来自美元的打压,国际油料价格大幅度降低。纽约商品轻质低硫原油首月期货净跌2.44美元,跌幅6.14%;每桶均价37.36美元,比前一周还要再低,交易区间维持在36.13-39.59美元。而伦敦洲际布伦特原油首月期货净跌2.83美元,跌幅6.63%;每桶结算均价40.50美元,结算价最高每桶42.02美元,最低每桶39.78美元,交易区间在39.31-42.43美元。
国际原油期货遭受重创的直接反应便是在原油价格的下跌,中国汽油柴油价格的下跌虽然晚了一两个月,但总体来说基本与国际石油市场保持同步。
三、利比亚石油出口增加,主要产油国宣布增产石油
在石油需求量较低的当下,国际原油是属于买方市场。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收入降低,各大主要产油国只能通过石油增产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也对美国页岩油展开打压行动。
沙特以石油原油发家致富,没什么好说的,同时命脉又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在疫情影响之下,沙特的旅游业受到重创,只能提供自身的产油量来提升收入,弥补盈亏平衡。俄罗斯的目标则是瞄准美国的页岩油,由于页岩油开成本较高,俄罗斯只需要与其他产油国一起提高石油产量,当石油价格击穿美国页岩油的开成本,美国的页岩油开行业就会遭到石油行业的打压以及购买方的抛弃,毕竟谁便宜买谁的,用脚投票谁都会。
2020年十月,利比亚宣布增加提高石油产量,增加石油出口量。利比亚石油公司宣布,将把本国石油出口量提升到100万桶每天,三个主要原油生产国家都宣布增加国际原油供应,国际原油价格自然下跌,这也是我国今年第五次下调汽油柴油价格的原因。
四、加速人员货物流通,减少生产生活附加成本
我国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零星病例出现,生产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但与疫情前的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因此借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下调石油柴油价格,加快人员与货物之间的流通,使得经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长期来说,全球石油需求量依旧高居不下啊,短时间的石油价格下调只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在将来全球疫情消减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将迎来快速反弹。不过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增长,这样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国际油价一路狂跌,新能源汽车要凉凉了吗?
近半年来原油节节攀升,表现冠绝大宗商品。然而不过一个月,美油就抹平年内全部涨幅,跌入技术性熊市,还创下最长连跌纪录,为何油价牛熊转换这么快?熊真的来了吗?
之前还是牛冠商品的王者,眨眼便从指标上跌入了“熊市”概念区域,从直冲云霄到坠落谷底,周期不过短短一月,原油的牛熊转化令人猝不及防。其中WTI原油日线十连阴,创下34年最长连阴记录,更令市场瞩目。
分析人士表示,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大跌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主要因为品种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多,市场体量庞大,周期性趋势性较强。短期内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尚处于偏弱格局之中,后市油价依然会呈现易跌难涨的格局。
油价跌入技术性熊市
10月3日,美油和布油双双创下76.90美元/桶和86.74美元/桶的四年新高,时隔一个多月后的11月9日,美油和布油最低下探至最低59.26美元/桶和69.13美元/桶,较前期高点已经跌去超过20%,进入了技术性熊市。
美尔雅期货能化分析师黎磊表示,造成本轮油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原油市场处于库存升、价格跌的周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连续7周大幅增加,超过5年均值水平,油价在库存压力下转头下跌。
二是美国在正式制裁伊朗后,豁免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最大的利多因素消失,促使油价加速下跌。三是IMF预测主要原油消费国2019年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带动原油需求减弱,中长期油价面临较大压力。
11月初调查数据均显示,10月OPEC产量环比增幅高达40万桶/日。同时,俄罗斯10月产量再创新高,环比增加5万桶至1141万桶/天。
“供应过剩和需求放缓的忧虑导致原油延续弱势。”前海期货分析师唐伟表示,美国制裁伊朗原油出口的靴子落地,搭配豁免条款的制裁措施显得成色不足,而在供应端,一些主要产油国在压力下大幅增产以弥补可能的缺口,两者出现了一定的错位,短期反而导致了供应可能过剩的担忧。
宝城期货分析师陈栋指出,目前美国、俄罗斯和沙特石油产量正处于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日产量超过3300万桶,占全球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
连续阴跌少见多怪
10月29日至11月9日,WTI原油连续10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11.37%。雷菲尼蒂夫公司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期货价格连续十个交易日下跌,为年7月以来最长跌势。
事实上,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大跌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例如,文华财经数据显示,WTI原油主力连续合约2016年3月22日至2016年4月4日,日线9连阴。6连阴、7连阴更是多次出现。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表示,不同于其他商品,原油供需基本面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程度明显偏低。美元强弱、地缘政治、OPEC政策等均会对油价产生明显影响。造成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地缘政治风险导致油价脉冲式上涨之后的冲高回落;二是OPEC减产协议失败之后对于原油供应边际上大幅增加的悲观预期;三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于原油需求的冲击。唐伟表示:
“原油市场体量庞大,参与者众多,市场价格充分竞争,趋势性表现强。”
11月11日,OPEC监管委员会在阿布扎比召开会议,讨论12月及2019年可能的减产措施。尽管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减产协议,但会议前各石油部长释放出的信号,以及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在会后表示,12月沙特的原油日均供应量将比11月减少50万桶,堪堪稳住了油价的跌势。
截至11月12日17:40分,美油上涨0.78%;报60.6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则上涨1.24%,报71.04美元/桶。唐伟说:
“原油由于人为因素干扰带来的供应紧张并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美国、巴西、中国等非OPEC+会议成员原油产量的提升,OPEC+减产会议影响的边际效应在下降。由于供应端的保障,未来需求端对价格的影响将更加突出。”
黎磊表示,减产协议名存实亡,减产执行力主要看沙特和俄罗斯。从今年4月份开始,产油大国的减产执行力度出现松动,沙特、俄罗斯原油产量分别增加61万桶/日、39万桶/日,减产协议名存实亡。
沙特和俄罗斯是减产协议的主力军,如果两国重新执行较高的减产执行率,而不是靠伊朗、委内瑞拉等被动减产支撑,原油市场将重新进入降库存、再平衡的阶段,使价格超过产油国的财政盈亏平衡油价。
熊来了吗
当前市场,对于原油进入熊市的声音日渐高涨。目前持油价跌入熊市观点的主要依据有二,一是油价相比于10月份高点跌幅超过20%。二是近期WTI、Brent远期曲线已经由Back转变为Contango结构(远期升水),这通常被认定为原油市场熊市的特征之一。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认为,油价下跌只是挤出风险溢价,冲高回落。由于OPEC对于供应端的调控,油价下行空间有限,并未真正进入下行通道,而是重回震荡区间。陈栋认为,油价目前处于中期调整的阶段,是对于2017年6月以来的上涨作出的阶段性回调行情。
短期而言,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尚处于偏弱格局之中,后市油价依然会呈现易跌难涨的格局,外盘油价WTI或继续走低至5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或继续下探至65美元/桶,国内原油期货1812合约也将面临继续走低的风险,短期关注475-485元/桶的区间支撑。
中期来看,随着北美需求取暖油消费旺季到来,以及中东地缘因素的再度光临,未来油价存在上涨的积极因素,中期油价存在反弹的动力和预期。唐伟表示:
“12月的OPEC+会议大幅收紧供应的概率不大,同时增产的概率更小。宏观经济表现对价格影响较大,预计原油后市震荡偏弱,下行趋势还将延续。”
相关报道>>>
油价入熊新兴市场有喜有忧 OPEC会否减产下月见分晓
成品油价或本周五下调 有望刷新年内最大降幅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油价现在13连跌,过年前还会跌一次吗?
疫情笼罩下的国际原油市场愁容满面,国际油价多次探底,WTI原油最低跌至20.06美元/桶,至3月23日收盘时略有回升,纽约商品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于每桶23.36美元,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每桶27.03美元。近三个月来,国际油价已经暴跌60%多,中国国内92号汽油价格也因此重回“5元时代”。在中国老百姓喜迎油价下降的时候,也引发了一些人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担忧,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能要踩刹车了。
果然如此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是什么。所谓新能源是相对传统能源而言的,对汽车使用的能源来说,就是能够替代从石油而来的汽柴油的清洁能源,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有两个,一是替代短缺的石油能源,一是减少排放污染保护环境。现在看来,这两个初衷并不会因为国际油价的下跌而改变。
首先,油价暴跌是暂时的,石油短缺是长期的。
此次国际油价暴跌,一方面是疫情引发的对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悲观预期,一方面是沙特与俄罗斯争夺石油市场主导权引发的价格战。到目前为止,油价持续暴跌并未使全球经济发展真正受益,反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有专家提出原油价格已显著低于各国的盈亏平衡油价,因此不大可能长时期维持20美元/桶的低油价。从长远来看,尽管科学界对石油是否会枯竭还有争议,但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石油作为不可再生依然是短缺的,人类寻找替代能源的努力不应也不会停止。
其次,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新能源汽车是面向未来打造低碳经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全新产业的战略选择,在全世界获得了共识。美国在时代就表现出对于发展新能源的热情:“我们将利用太阳、风和土壤来为我们的汽车和工厂提供能源”。2009年,制定《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加强了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
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1月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新能源汽车列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2016年,院正式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再一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战略地位。
从2020年1月1日起,欧盟已经开始执行更为严格的碳排放新规,逼迫汽车企业全力发展新能源。
必须看到,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终是在国际油价不断下降的背景下进行的。2009年以来,国际油价经历了多次暴跌,原油价格由147美元/桶跌至目前的20美元/桶。因此,此次油价暴跌也不会改变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
最后,中国市场下降主要是产业能力不足造成的。
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比降幅均超过50%,有人将此归因于国际油价的暴跌,其实是不对的。新能源汽车的下滑始于去年7月,主要是受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去年全年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别下降2.3%和4.0%,是2009年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
而在欧洲,2019年新能源汽车达到了?56.42?万辆,在?2018?年?40.7?万辆的基础上增长了?38.9%,今年1月注册量达到7.5万辆,增幅高达121%。
显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下降的原因不是油价,而是产业能力不足造成的。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处于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过渡阶段,续航能力不足、充电不方便、电池衰减、保值率低等,始终是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测评结果显示,用户对纯电动车电池性能评价最低。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动和向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客观来看,离完全的市场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尽管如此,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不会改变,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感到垂头丧气,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依旧是光明的。?文/张凤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鸡价3天涨1元,猪价降至“新低”,羊价跌了不起,油价“又涨了”
有可能,一是国际油价还处于下跌趋势,二是春节前后油耗主力的工业大部休停工并影响另一油耗运输业,客运增加的用油远小于产业减少量,所以供给宽松需求减少,但要看“两桶油”脸色。
国际方面,尽管原油供给过剩,油价创出近六年新低,但阿联酋仍维持增产目标。高盛在最新的报告中预测,3个月后原油价格可能跌到40美元附近,远低于原先预估的70~80美元。因该行对OPEC可能减产让市场恢复平衡已不抱希望。
国际油价暴跌至六年新低 阿联酋坚持增产
据外媒报道,阿联酋能源部长Suhail Al Mazrouei 1月12日称,阿联酋将坚持原油长期生产,到2017年时将原油产能提高至350万桶/日。他表示,阿联酋预计当前油价是不可持续的,未来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原油将会出现反弹。
高盛:三个月后油价跌至40美元
近日,高盛等投行下调了对原油价格预期。高盛预计,三个月后原油价格可能跌到40美元附近,远低于原先预估的70~80美元。高盛对6个月和12个月后WTI油价的预估分别从75和80美元大幅调降至39和65美元,对布伦特原油的预估分别从85和90美元调降至43和70美元。
高盛称,美国油价需在今年上半年跌到每桶40美元附近,才能遏制页岩油投资,因该行已放弃OPEC可能减产让市场恢复平衡的预期。
石油生产商即使亏本也不停产?
尽管目前油价已跌至近六年新低,但离盈亏平衡点仍然有一段距离。那么油价跌到多少,石油公司才不赚钱?据国际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的分析,即使布伦特原油价格在上周五收盘的水平上再降20%,至40美元/桶,也仅有1.6%的世界石油供应商不赚钱。
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师Robert Plummer表示,原油价格降至40美元/桶对全球石油生产的影响非常小。即使当一个油田变得不赚钱,也不一定会促使生产商立刻停产。“生产商可能会倾向于继续亏本生产而非停产,他们可能会选择储存生产出来的石油,寄望于油价反弹时可以出售。”他如是说。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油价暴跌,OPEC内部出现巨大分歧。近日,伊朗与委内瑞拉承诺将联手行动制止油价下跌。委内瑞拉主张以减产的方式推升油价,将努力让OPEC成员和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达成共识,合作利用创新机制逆转油价,让油价回到可接受的水平。与伊朗、委内瑞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国。以沙特为首的海湾产油国***多次强调不取措施阻止油价下跌。近日,沙特王子称,油价永远不会再回到100美元,这对油价形成打压。
就像其他大宗商品一样,石油的价格有升也有降。在过去,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经常削减原油产量来稳定价格。伊朗、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正在敦促该组织如法炮制,但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及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其他盟国拒绝减产。与此同时,伊拉克实际上正在增加产量。
沙特官员表示,如果他们减产让油价回升,沙特就会失去市场份额,只能令竞争对手获益。他们声称自己乐见油价继续深跌。
不过,原油产量可能会在下半年开始减少,价格到时候也会开始反弹。在石油的发展史中,起起落落总是反复上演。
蛋鸡场除了鸡蛋收益,还有什么额外的收益吗?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各地“阳康”人数的增多,消费市场有所恢复,鸡价、猪价、羊价等都有不同的变化。
其中鸡价3天涨了1元,快大类、中速类和慢速类国鸡全线上涨,生猪价格降至“新低”,羊价依旧低迷不前,养殖户亏损加剧。
汽油价格也进入上行“新通道”。
一、鸡价三天涨一元
据报道,快大类国鸡在12月底触底之后近日整体快速拉升,3天涨幅超过1元,全国均价涨至5.77元。
中速类国鸡涨至6.09元,重回盈亏平衡点。
慢速类国鸡平均价格涨至7.28元。
国鸡价格的触底回弹,一是因为随着各地感染高峰的结束,“阳康”人员逐渐增多,各地消费整体向好,拉动价格的回升。
而是中速类、快大类国鸡跌至成本线以下,养殖端亏损加剧,头部企业为了扭亏为盈,把握住消费好转的机会拉涨鸡价。
三是因为阳康人员返岗之后,屠宰企业的生产陆续恢复,带动养殖端的销售和鸡价的提升。
四是元旦到来和春节临近,市场家禽交易量环比上涨。
不过,对于后续鸡价,业内普遍并不看好。
有机构表示,目前市场上鸡源供应依旧偏多,虽然部分地区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但是更多的地区还未进入高峰,预想中的报复性消费难以出现,刚刚拉升的鸡价仍有回调的风险。
活禽批发市场负责人表示,预计肉鸡消费市场需要等到感染高峰期结束之后,企业复工,学生开学才会恢复,鸡价的彻底反转需要等到2023年的3月,甚至清明节。
广东鸡苗销售企业负责人同样表示,考虑到疫情余波的影响,市场还要将之前积压的产能消耗掉,鸡价的好转需要等到2023年3月。
二、猪价降至“新低”
猪价在经历了最近几天的回调之后,之前的涨幅不仅已经完全“回吐”,甚至降到了新低。
全国生猪均价降至8.225元,具体到各个地区,其中华东区猪价降至7.9-8.7元,华中区猪价降至7.7-8.4元,华南区猪价降至8.1-9.7元,华北区猪价降至7.7-8.3元,东北区猪价降至7.408元,西南区猪价降至7.3-8.4元。
猪价的持续回落,离不开这么几个逻辑:
1、各地疫情放开之后,感染人数不断增多,市场生猪消费需求不增反减。
2、养殖端大肥仍有存栏,随着春节的临近,养殖端出猪意愿增强,猪价承压。
3、腌腊需求结束,消费支撑力减弱。
4、居家人员增多,居民收入受影响,消费者囊中羞涩,猪肉消费不及预期。
据猪贩子介绍,当前屠宰企业大肥较少,市场标猪也不缺,目前标猪的价格在8-8.2元,大肥价格在7.2-7.3元,大肥和标猪的价格差在1元钱左右,说明市场并不缺大肥,预计短期猪价还将会继续回落。
对于2023年猪价,有机构分析认为,当前猪价的持续低迷,有助于刺激养殖端加速出猪,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产能的进一步恢复,春节之后的第二季度,各地阳康人员增多,市场有望出现疫情稳定之后的报复性消费,叠加学生开学,企业复工,猪价有希望一改往年的低迷状态而迎来上涨行情。
到了三季度,猪肉消费继续向好,叠加三季度对应的母猪产能是当前的低迷状态,猪价有希望进一步上涨。
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猪价有希望好于2022年猪价。
三、羊价跌了不起
据统计,当前河北唐县小尾寒羊串12/斤,细毛羊串12.3元/斤,新民羊12.6/斤,河南安阳绵羊淘汰母羊11元/斤,山东盐窝小尾寒羊串12.1元/斤,细毛羊串12元/斤,新民羊13.3/斤。
安徽涡阳育肥湖羊16元/斤。
今年的活羊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整体要低8-10元/斤,羊价低迷,一跌不起,一是因为之前养羊利润相对较高,市场上羊的产能大幅提升,羊肉供应处于高位。
二是因为当前的羊肉价格依旧在四五十一斤,而猪肉价格仅十六七元一斤,猪肉价格优势明显,羊肉消费受到冲击。
三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终端餐饮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羊价支撑力有限。
从目前的供需情况来看,春节之前羊价供需关系难变,羊价上涨难度较大。
不过春节之后,羊肉消费有希望随着企业复工,以及各地疫情感染高峰结束后出现的报复性消费的刺激下,明显上涨,原本业内预计的5、6月份羊价回暖有希望提前到2023年的3、4月份。
四、油价“又涨了”
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油价要上涨的新闻报道,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1月3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开启2023年的首次调整,而且是“出师不利”,第一次调整就将会迎来上涨。
据机构测算,截至12月30日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均价为79.46美元/桶,综合变化率为3.51%,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将会上调240元/吨。
油价的上涨主要有这么几个逻辑:
1、临近年末,各地感染高峰陆续结束,返乡人员增多,汽油需求向好。
2、美国宣布回购战略石油储备。
3、极端天气影响美国石油产量。
4、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下降。
虽然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行,但多个市场机构认为,2023年初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和经济衰退,将会给2023年初的油价带来较大的压力。
不过大家也不要对2023年油价抱有太大的希望,从目前的市场来看,2023年油价大概率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涨价预警:鸡价大涨!猪价超13元!小麦、油价涨势反扑!玉米有事
一般一年小鸡开始剥皮120天看蛋,140天基本上50%以上的鸡下蛋。从140天的年龄开始加上365天,基本上是500天。淘汰时间也根据鸡的产蛋率、/市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有的在400天后被淘汰。1.1蛋鸡的生长阶段如下。从刚孵出的雏鸡到最终淘汰销售一般为17个月,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生长期,即从刚孵出的雏鸡到下蛋的时期,一般是0 ~ 5月,共5个月以内。下一阶段是产蛋期,即从分娩开始到最终淘汰销售,一般为5 ~ 17月,平均12个月。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每个产蛋系在一个养殖周期(17个月)内平均产下约300个蛋,普通鸡蛋约8个1斤,则在一个产蛋系的一个养殖周期内产下约300-8=37.5斤。据调查,产蛋鸡在17个月后,即产卵一年后,一般会被淘汰销售。今年5月,鸡毛去除价格在3.7韩元/斤至4.5韩元/斤之间平均4.1韩元/斤,鸡去除平均总重量约为4斤,鸡去除平均售价=4.14=16,总收入总和=鸡蛋收入除去鸡收入鸡粪收入。那么鸡蛋进口=总收入总和-鸡收入淘汰-鸡屎进口。
盈亏平衡点的总费用(不计算人工成本)=总利润,盈亏平衡点的鸡蛋收入=鸡蛋盈亏平衡点的价格产蛋量=总收入总和-除鸡收入-鸡粪收入。因此,鸡蛋盈亏平衡点价格=(总收入-除鸡收入-鸡粪收入),产蛋量=(总成本-除鸡收入-鸡粪收入)
近年来,鸡蛋和脱落蛋鸡的价格暴跌。全国鸡蛋平均价格为10.77韩元/公斤,鸡蛋主产鸡蛋平均价格为9.87韩元/公斤,蛋鸡养殖利润为26-32韩元/,2015年上半年亏损严重。受各种制约因素(如饲料、兽药、供需关系、生产组织模式、国际市场环境等)的影响,/市场行情变化迅速,价格波动难以预测,经常出现“市值无价值”或“无视油价”的局面。
蛋鸡的疾病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是造成养殖业高风险的重要因素。蛋鸡最大的危险是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囊病、球虫病、大肠杆菌病、支原体感染等疾病。传染病对产蛋鸡生产的危害不仅限于产蛋鸡死亡或个人生产性能下降,养殖业、消费者对传染病引起恐慌,放弃、购买更为明显。2014年行情上涨是由于H7N9流感的影响,从2013年4月开始硼烷量大幅减少,整个第二季度减少12%以上,鸡蛋价格从2014年5月开始连续数月上涨,创下历史新高。搞好疾病的预防和接种,减少疾病的发生,是减少养殖风险的重要环节。
近日,市场行情再度发出涨价预警,其中鸡价大涨,快大类、中速类和慢速类国鸡价格指数明显高于盈亏平衡点。
多地猪价超13元,最高涨至13.4元。
小麦和油价涨势反扑,小麦直逼1.6元,国际原油价格一天上涨2美元/桶。
玉米市场方面也有事发生。
一、鸡价大涨
据了解,截止到9月底,快大类国鸡行情价格指数为172.08%,中速类国鸡价格指数为140.19,慢速类国鸡价格指数为140.51,三类国鸡的价格指数均远超100这一盈亏平衡点,肉鸡养殖利润可观。
肉鸡价格的上涨,一是因为生猪价格上涨带来的价格共振。
二是因为饲料价格的上涨,使得成本挤压利润,肉鸡养殖量下降。
三是因为肉鸡国外引种受到疾病的影响。
四是因为今日节日增多,鸡肉消费驱动较多。
受二季度我国祖代鸡更新量明显下降的影响,四季度肉鸡出栏量预期保持偏低水平,鸡肉需求则处于高位,价格继续上涨趋势明朗。
但价格上涨后,养殖户压栏,叠加部分养殖户集中出栏,短期内鸡价可能缓慢下滑。
二、猪价超13元
经过最近几天猪价的上涨后,当前全国猪价在12-13.4元/斤之间,多个地区猪价超过13元。
虽然最近国家频繁调控猪价,但猪价不跌反涨,首先说明猪价调控力度不够,虽然9月投放了20万吨储备肉,相比于一年5000万吨,一个月4000多万吨的猪肉消费量而言,数量确实不多。
其次经过这么多次的收储、放储调整,养殖户面对放储可以更好地理性看待。
最后市场真的缺猪,出栏生猪体重的增加,猪肉涨价掣肘消费,都未能改变缺猪的现实。
接下来,猪价很有可能会出现先跌后涨的行情,10月中下旬之后随着消费需求的减弱猪价会高位回落,到11月、12月会随着需求端的回暖,猪价再度进入上涨行情,只是受消费擎肘和产能恢复的影响,猪价涨幅有限。
三、小麦涨势反扑
小麦价格窄幅震荡已经有很长时间了,10月5日,小麦涨势反扑,不少深加工企业小麦报价上调5厘-1分,小麦价格持续维稳突然上涨主要是因为市场发生了这么几件事:
1、上级发布了明年小麦托市收购价格,相比今年再度上涨,三等小麦的价格为1.17元。
2、小麦临储拍卖开启,且低价提高。
3、温度下降后,面粉需求回暖,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增加。
4、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腾库陆续接近尾声,小麦上市量下降。
目前来看,小麦价格有涨至1.6元的希望,能否突破1.6元关键还是要看小麦市场需求、临储拍卖结果和国际小麦价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四、油价涨势反扑
9月22日进入新一轮油价调整周期之后,国际油价虽然继续下行了几天,但最近几天国际油价涨势反扑,本周国际原油价格涨幅已经超过8%,截止到发稿前,WTI美国原油价格为86.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91.63美元/桶,按照当前的上涨趋势,10月10日油价很有可能会再次上调。
五、玉米有事发生
玉米的“事”不仅仅是国内的事,还有国外的事。
原本今年南旱北涝就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结果最近几天华北地区的持续阴雨天气,给玉米再添事端,不仅影响了玉米市场上量,还影响了部分地区玉米的收获,一方面收获难度的增加带来成本的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收获不及时可能会影响到玉米的质量。
原本关于玉米减产和增产的争论就很激烈,华北地区的这次降雨又为减产增产蒙上了一层阴影,增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国际玉米生产也不顺利,尤其是去年占我国进口玉米总量的美国,美国农业部在上个月的供需报告中将玉米收获面积下调了100万英亩,受此影响,预计2022-2023年度美国玉米产量将下降4%。
这会导致全球玉米产量同比下降2.7%。
另外,密西西比河水位的大幅下降还将会影响美国玉米的运输效率。
受新玉米上市的影响,玉米价格短期会承压下降,但在国际粮价支撑,国内玉米产量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大概率仅会震荡偏弱。